继接连出席京奥开、闭幕式,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之后,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十七日再次高调亮相残奥会闭幕式,名次仍在胡锦涛之后,而先于政治局其他八位常委。 在全球媒体聚焦下,江的特殊位置再次释放出「退而不隐」的信号。
香港党媒宣传原文 中共特色 反着看会很正确与大多数中共前高官不同,在四年前就已「全退」的江泽民没有在公众的视线中隐去,国家电视台仍会报道他的活动,中共机关报还曾把他与胡锦涛的照片并排刊登在头版位置。 一位曾在中共意识形态部门担任要职的官员提醒中通社记者,在江主政期间,于一九八九年「全退」的邓小平也没有做「隐士」,尤其是他一九九二年的「南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高层决策。直到一九九四年,「行走都很困难」(邓林语)的邓小平才开始在人们的视野中澹出。
香港党媒宣传原文 中共特色 反着看会很正确从邓到江,有传统,也有变化。近两年,江泽民出场的活动大多仅具象征意义,如出席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哀悼毛泽东儿媳邵华、参加中南海为汶川地震默哀等。 此外,江的活动还和他本人的爱好相关,已在中国各地留下墨迹的江泽民不时还有题字之举。今年五月二十五日,世界第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试通车,桥名为江泽民所题;五月六日,内地唯一一所以水产为特色的高等学府上海水产大学正式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江为之题写了新校名。
香港党媒宣传原文 中共特色 反着看会很正确京奥期间,江还会晤了普京、老布什等外国贵宾和老朋友。除了象征性活动之外,今年二月,这位八十二岁的工程师还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发表《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一文,随后,国家能源局专门就该篇「能源战略论文」进行了研讨。 分析人士指出,对江本人来说,不做「隐士」,公开「发挥余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已退高官助力政府决策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少见。就目前在位的中共高层来说,给予江泽民特殊位置,也体现出「敬老」、「尊长」的风范,实际上也透露出对前辈影响力的现实态度。
香港中通社北京九月十八日电
如何看透新闻 向读者贡献两条重要常识
要想在各种如山堆积的媒体消息中辨别真假,笔者主要凭借3条,一是凭借自己多年积累而成的常识理性,二是凭借常识理性从媒体的字里行间找出真实的信息,三是以“内部人”的方式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从中真相,而不是以某种官方(或外来)调查者的特殊身份去获取信息,因为这种调查往往受到控制,流于形式。
常识需要长期生活在一个社会里才可获得。作为“外来者”与“内部人”的经验也完全不一样,几乎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学会阅读中国的媒体,并了解如何作出判断,却是可以与他人分享的重要经验。在此我想向读者贡献两条重要的常识:
第一,对灾情、治安、腐败等一切所谓“负面消息”,这类消息一般都是真的,实际情况往往比公开报导的还要严重很多。因为中国的“宣传纪律”是报喜不报忧,每有灾害事故发生,都要严格控制对灾情事故实际状况的报导,如规定公开报导的死亡人数不得超过几人(不管事实上死了多少人),甚至灾情损失汇报都成了中共表彰自己的官员们如何勤政的机会。而读者每次读到这些消息时,并不了解媒体人为了报导这些消息所要承担的政治风险与记者们的勇气。
第二,学会从反面理解一条消息。中国媒体习惯于反面文章正面做,比如当中国的媒体说政府关心下岗工人问题时,大可以把这样的报导理解成下岗失业问题非常严重。如果媒体说某领导谈一定要关心“农民问题”,就可以理解成“三农”问题已成为社会上最严重的问题并且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各方面,成了一个领导者不得不表示“关注”的问题。每一次政府高官的贪污腐败劣行曝光,也总被解释成党中央与政府厉行反腐的成绩,却从来不谈腐败问题产生的体制根源。
我始终相信,一个政府如果严格控制媒体言论,那是因为这个政府缺乏政治自信。至今为止,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3年,这段时间正好是美国社会经历“911” 事件创痛之时。在这段特殊时期内,美国国内各种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声音此起彼伏,《纽约时报》一位左倾记者为了反战不惜制造假新闻,但最后只是《纽约时报》将其解职了事。《纽约时报》遇到的压力来自新闻界的职业道德呼声,并非美国政府的压力。美国人民也表现了他们的政治成熟,尽管当时不少媒体持反战立场,但美国人民对媒体并不盲从。美国社会的共识是:美国公民只有充分、无畏地面对针对美国政治的一切批评,才能保证民主和自由;公共讨论的自由不可限制,限制这种自由等于摧毁民主制度的基石。允许各种反对力量活跃在自己的国土上,既是美国充满魅力之处,也是美国人民热爱自己国家和制度的主要原因。
我衷心期待,在未来的中国国土上,人们可以在没有任何政治恐惧的状态中,自由表达任何思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